武汉亚马逊外包美工
武汉亚马逊外包美工
你的位置:武汉亚马逊外包美工 > 新闻资讯 > 外包美工 券商IPO承销收入跌8成!华泰跃居榜首,中信建投跌至第五

外包美工 券商IPO承销收入跌8成!华泰跃居榜首,中信建投跌至第五

发布日期:2024-07-22 07:27    点击次数:128

外包美工 券商IPO承销收入跌8成!华泰跃居榜首,中信建投跌至第五

作为资本市场最重要的中介外包美工,券商对今年IPO市场的降温可谓感受明显。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8日,今年A股 IPO上市数量44家,仅占去年同期的两三成。受此影响,投行首发承销收入整体大幅减少,跌逾八成。其中,券业“一哥”中信证券首发承销收入同比大减超88%,且让出榜首位置,屈居第二,华泰证券以2.97亿元跃居首位,中信建投则从去年的第2名跌至第5名。

投行收入“蛋糕”缩小后,部分该板块业务强势券商也出现在“颗粒无收”的名单上,包括东方证券、申万宏源、广发证券等。

不过,近期三大交易所全面恢复IPO受理,北交所甚至掀起了一波新增受理小高潮。业内分析称,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IPO制度的完善和优化告一段落,“专精特新”及“硬科技”创新型企业或将成IPO重启主力。

中信证券IPO承销收入同比锐减88.61%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IPO节奏放缓。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8日,今年A股 IPO上市数量44家,同比减少约150家。 外包美工

那么,哪些券商分得了“一杯羹”?据Wind数据,以发行日期计算,今年以来,截至7月8日,仅有21家券商作为IPO承销商获得承销收入,合计约19.74亿元,同比跌逾85%。去年同期,共有49家券商IPO承销收入,合计约140.48亿元。

具体来看,此次,华泰证券、中信证券、海通证券位居年内首发承销收入前三名,分别为2.97亿元、2.56亿元、2.09亿元,这三大领跑者市场份额合计约四成。而去年同期,排名前三的券商首发承销收入均超过了10亿元,其中中信证券22.48亿元,中信建投14.92亿元,海通证券13.99亿元,不过市场份额合计也是约四成左右。

从个体变动来看,中信证券的首发承销收入同比锐减88.61%。此外,中信建投以1.43亿元的首发承销收入跌出前三,位居第五。  

作为国内投行业务的翘楚,中信建投近年来却屡因保荐项目违规被罚。其中,影响较大的当属*ST紫晶涉嫌欺诈发行案。2022年11月25日盘后,中信建投发布风险提示性公告称,作为紫晶存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保荐机构和主承销商,公司对该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向社会各界致以深深的歉意。 

截至7月8日,今年首发承销收入超过一个亿的还有5家,分别为民生证券(1.93亿元)、国泰君安(1.33亿元)、国金证券(1.25亿元)、中泰证券(1.23亿元)、中金公司(1.11亿元)。 

另有12家首发承销收入不足一个亿外包美工,包括光大证券(0.69亿元)、兴业证券(0.53亿元)、第一创业(0.46亿元)、财通证券(0.45亿元)、东吴证券(0.41亿元)、招商证券(0.37亿元)、开源证券(0.25亿元)、东莞证券(0.17亿元)、甬兴证券(0.16亿元)、长江证券(0.16亿元)、国联证券(0.15亿元)、万联证券(0.0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也有部分投行业务强势的券商出现在“颗粒无收”的名单上,比如说东方证券、申万宏源、广发证券等。去年同期,这三家券商的IPO承销收入均超过了1个亿,高的甚至近5亿元。

美工兼职网站

 

国金证券评级已下滑

在IPO暂缓的背景下,数百家企业主动撤回了IPO申请,IPO排队企业数量大幅减少。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8日,今年已有311个IPO项目因撤回而终止审查。

业内人士认为,在现场检查比例提升以及严查“清仓式分红”的背景下,部分盈利能力不足或存在其他缺陷的企业选择了终止审核或先撤回后补充材料的方式来达到最新的IPO监管要求。

从保荐机构来看,撤回项目数量最多的前十家券商分别为:中信证券(42家)、中信建投(25家)、海通证券(24家)、中金公司(22家)、民生证券(18家)、国金证券(17家)、国泰君安(12家)、华泰联合(12家)、招商证券(11家)、开源证券(10家)。

显然,不少头部券商的IPO撤回数量高于中小券商。当然,武汉亚马逊外包美工这与双方IPO保荐的基数有关。总体来说,IPO保荐家数多的券商撤回数量也多。

不过,“申报即担责”,正在进一步强化与落实。2024年3月15日,在解读强监管防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有关政策新闻发布会,证监会证券基金机构监管司司长申兵表示,严监管方面,在制度规则上已经明确了对于“一查就撤”这种问题要追究到底、责任到人,在日常监管工作中,特别关注撤否率比较高和“业绩变脸”等市场比较关注的突出问题,严格落实“申报即担责”,督促保荐机构切实强化内控,履行好核查把关职责。

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监管司司长严伯进此前也表示:“撤回了上市申请,我们仍然要开展检查,该追责、该处罚的仍然要追责处罚,从根本上整治曾经出现的企业‘一查就撤’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承销收入还是IPO撤回数量,民生证券和国金证券均位居前十,在被一众头部券商包围的阵列中格外显眼。

这两家券商近年来在投行业务领域均发力甚猛。其中,民生证券成立于1986年,注册地为上海。最近数年来,这家中小券商从传统的‘服务中介’向‘服务中介+资本中介+资本投资’转变,并以投行业务为先导和发动机,试图打造‘投资+投行+投研’三位一体的战略发展平台。

而国金证券去年曾获得监管的好评。2023年,中证协解析证券业2022年经营情况时表示,“部分中小券商呈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投行业务领域,以国金证券等为代表的公司把握注册制改革重大机遇,投行业务净收入连续三年位居行业前十”。

不过,去年年底,中证协在发布的2023年证券公司投行业务质量评价结果中,已经将国金证券的评级从2022年的A类下调为B类。 

时隔数月IPO重启

虽然今年各大券商的IPO承销收入锐减,但近期三大交易所全面恢复IPO受理的消息又引发市场的广泛关注。 

6月20日,沪深交易所新增受理了泰金新能、中国铀业的IPO申请,两家企业拟冲刺的板块分别为沪市科创板和深市主板。次日,北交所也新增了3家企业的上市申请,分别为锦华新材、奥美森和创正电气。

这是沪深交易所时隔半年后再次受理IPO,北交所则是时隔3个月之后再次受理IPO。

市场分析称,这则消息或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IPO制度的完善和优化告一段落。“在本轮IPO受理和审核暂停期间,监管部门做出了众多的规范类工作。比如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指导意见、新版的‘国九条’以及上市审核新规等。经历了约半年的时间后,此次重启也意味着制度的优化和完善告一段落,基本可以‘重新开业’。这也意味着接下来IPO或将逐步常态化。”方正证券表示。

此外,值得留意的是,北交所近日可谓掀起了一波新增受理小高潮。其中,6月21日至27日,北交所集中受理了15家企业的IPO申请。对于北交所的提速,有观点称,这或与其板块定位、企业性质有关,北交所企业普遍市值较小、成长空间较大,包袱轻。

对于此次被受理企业的特点,国海证券认为,更聚焦专精特新或科创属性,“专精特新及硬科技创新型企业成IPO重启主力”。

安永大中华区TMT行业联席主管合伙人李康也表示,预计接下来对优质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减,并更强调精准性。在此背景下,科技属性强、满足上市条件的优质企业将更先开启上市程序,拥有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企业仍会是下半年IPO的主力。

那么,IPO重启对市场影响如何?方正证券称,本轮IPO受理和审核的重启适逢大盘的阶段回调以及跌破整数关口区间,此时的恢复也或表明监管对市场充满信心。这也可能意味着大盘继续下行的空间不大,后续针对中小市值、ST股的错杀情况也大概率得到终结。

采写:南都湾财社 记者王玉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联系方式:451255985@qq.com,进行删除。